来源:北京商报
近日,不贵网红辛巴称东方甄选将批发价7毛钱的元的玉米玉米加价卖到6元,丧了良心。不贵随后新东方主播董宇辉回应,元的玉米东方甄选卖的不贵玉米,收购价已经2元,元的玉米且根本没有暴利,不贵赚很少的元的玉米钱。
7毛钱的不贵玉米到底该卖多少钱?6元一根贵不贵?中间的差价去哪了?打着助农旗号的直播电商,真的元的玉米能帮农民提高收入吗?网友抛出的一连串灵魂考问,让助农的不贵话题热度居高不下。
虽然辛巴最后在直播间鞠躬道歉,元的玉米但不代表这种对中间商的不贵天然“敌意”消失。而辛巴挑起的元的玉米战火,连农民自己都不买账。不贵抖音上的五常大姐“刘美娜”怼辛巴,抛开品质谈价格,不叫助农,这叫损。
中国农产品产业链薄弱,农户、中间商、直播,都会深感赚钱不易。一味喊着消灭中间商的那些人,未必是真正从助农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人。
电商助农是不是伪命题,关键点不在于电商的角色以及中间商到底赚取了多少差价,而在于各个环节能否各司其职,通过打通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高度流通,最终才是有效地助农。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助农这件事上,永远是孤掌难鸣。不要总想着消灭中间商,消灭中间商也消灭不了差价,消灭中间商意味着消灭分工和专业。
农户不是割裂于产业链之外的存在。相反,农户是产业链高效运转的其中一环,现代商业逻辑下合理的供应链体系,不是只有中间商赚钱,更不是只有农户赚钱。
电商助农不是倾销劣质积压农产品的工具,更不是借此压价大批量采购的筹码。而是让农户能够把货以合适的价格卖出去,而后续供应链上的各环节也能赚到钱,解决农业“小散弱”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
这是正常的商业逻辑,也是最现实的助农。整个链条有机协作的根本,是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无限缩短,彼此信息对称,供需相拥。
市场上卖6元的玉米,相较于平价的大路货,可能育种、土壤要求、种植成本更高,品质更好。无论是电商搭台,还是菜场出力,后续的渠道成本也有不同,只要能让这些优质玉米触及到目标客户,实现精准对位,“6元”和“7毛钱”就不再具备可比性。
农民对于生活的期盼不止于单层次的脱贫增收。助农要在提前锁定需求、降低滞销风险的基础上,推动农业现代化,保障商户的确定性收益,让农户在种植上投入更多精力,获取更大回报。
如果把助农的概念扩大,便是针对农业生产和经营中的落后环节进行攻关,提升农产品上行的能力,助力产业链的进阶,把最新的技术商用,创造更多更有竞争力的玉米占有市场。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顶: 84踩: 58
6元的玉米为什么“不贵”
人参与 | 时间:2025-07-09 11:20:07
相关文章
- 楼市重磅!央行、银保监会16条政策出炉,涉及房企融资、房贷利率、保交楼……
- 法学教授徐昕谈涉野生动物刑案新规:一桩又一桩个案,推动了法治进步
- 确诊1例,湖南一地刚刚通报:今日零时起,主城区全城临时管控,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
- 银保监会:优化公路项目还款安排 宽限期原则上不超建设期加1年
- 这个节不好过!高通胀下四分之一美国人准备不吃感恩节大餐
- 第二批6只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获批 机构称配置优势明显
- 俄驻美大使:莫斯科与华盛顿不再是伙伴
- 阳光城:约104亿元的事项正与金融机构或其他合作方谈判
- 远洋集团3只公司债价格上涨 “18远洋01”涨幅超17%
- 任泽平:我转型做情感博主了,江南春:你可以转型为能量博主
评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