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桂浩感受权威,明年专业,点研到对得进及时,究所建设全面,研究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体系
2000年,兴奋2000点
——一段研究所工作的桂浩感受回忆
桂浩明
2022年6月
1999年2月,我从天津证券公司(现名为渤海证券)调入申银万国研发中心(现名为申万研究所),明年具体负责市场研究部的点研到对得进工作。这一年中国股市波动很大,究所建设在年初的研究一段时期,出现较大幅度的体系下跌,最低下行到1050点以下。兴奋但自5月中旬起,桂浩感受网络股异军突起,从而推动大盘强劲反弹,到6月底的时候股指已经上行到了1750点上方。由于这波行情启动于当年的5月19日,因此后来也被称为“5.19行情”。
“5.19行情”来得快,去得也快。进入下半年,股市再度陷入低迷,交易重心也不断下移,到12月份时最低回落到了1350点下方。这种忽涨忽跌的走势,让很多投资者感到迷茫,特别是指数在1998年冲击1500点失利以后,长时间徘徊在1300点上下的狭隘区间。1999年虽然有次向上突破,但并没有能够站住,大家担心后市不进则退,再去考验1000点。作为券商的研究部门,也同样为这个问题所困惑,感到不能随波逐流,需要作出一个明确的判断。记得国庆长假后上班的第一天,研发中心的总经理庄东辰老师找我,提出研究部门不但要判断市场的短线走势,更要有对长期趋势的判断。特别是要立足宏观分析,以战略眼光来预测后市。坦率说,当时证券市场研究才起步不久,使用的手段也比较简单,缺乏宏观研究的框架,相对偏重于技术方面的分析。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方法是较为落后的。为此,庄老师提出任务:开展2000年度的市场趋势研究,并以此为契机,融合各种研究手段,探索建立市场趋势研究的框架。面对这样的要求,当时自己是有点紧张的,一是那时国内还没有开展这种研究的先例,很多工作需要摸索;二是在当时公开披露的经济数据还比较有限,而市场投机色彩又比较明显,要拿出符合实际的理论研究框架比较困难。好在,当时研发中心已经初具规模,从宏观到行业,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投入,出了不少成果,而这些就为在市场研究方面搭建理论框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庄老师等所领导以及其它研究部门的指导、帮助下,“2000年A股市场趋势研究”课题在市场研究部立项,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了。
回想起来,当时我们重点考虑了这样一些问题:虽然发生于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没有真正结束,但中国在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基础上,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等,有效地拉动内需,实施经济刺激计划,经济增速已经开始回升,股市运行的基本面也得到了改善;自1997年新股发行由核准制取代额度制以来,上市公司质量有了相应的提高,一批优质的大型企业开始登陆资本市场,初步改变了以往以小型公司为上市主体的局面,价值投资有了一定的基础;证券投资基金开始发行,尽管规模还比较有限,但毕竟在改变股市生态方面已经发挥了某些作用,市场理性运行的色彩因此而走强。有鉴于此,我和部门内的钱启敏、魏道科等老师构建了初步的研究体系,在充分考虑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前提下,形成了对2000年A股走势的基本判断:总体是以震荡为主,但会有一波较有力度的上涨行情。我们预测行情可能的高点会在2000点。在大盘尚在1400点左右波动时,提出不久以后能够看到2000点,的确需要一点勇气。而当时之所以敢作出这样的判断,与所领导的支持、兄弟部门的协助以及部门小伙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也充分体现了研发中心的协同优势。
1999年底,《2000年看2000点》的市场预测报告正式发布,这是行业内第一份以宏观研究为基础,综合实体经济以及上市公司基本面,兼顾投资者结构、市场资金面等多个因素势的年度趋势报告。该报告在研发中心举办的多场年度投资策略会上做了宣讲,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被媒体广泛报道。到了2020年的7月份,上证综指历史性地第一次站上了2000点。而此时,我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行情预测成功的喜悦,还有对研究体系建设上取得进展的兴奋,而所有这些,无疑只有在一家有良好研究氛围的专业机构内,才能实现。
作者简介
桂浩明,1999年入职研究所,曾任研究所理财研究部负责人、特邀首席市场专家。
顶: 46踩: 37
桂浩明:2000年,2000点——在研究所我感受到了对研究体系建设上取得进展的兴奋
人参与 | 时间:2025-07-08 09:32:46
相关文章
- 浙江完善惠民保:争取两年实现省级统筹,推进制度可持续发展
- 公安部原党委委员、副部长孙力军受贿、操纵证券市场、非法持有枪支案一审宣判
- 恒大旗下“20恒大04”利息兑付二展获得通过
- 大动作频出!“宁王最大对手”连签三笔大单 加强在美电池供应链
- 希捷科技下调Q1营收预期 拖累西部数据一同被Benchmark降级
- 银保监会:国开行已经向沈阳市支付全国首笔“保交楼”专项借款
- 中加基金:行情走向不明,如何穿越迷雾抵达“丰收”?
- 招商宏观张静静:2023、2024新旧能源是最佳资产,中国股债长期大概率双牛
- 刚刚!刘强东全员信:京东高管降薪10%-20%!威马有人工资砍半仍年入百万?
- 工信部:今年上半年25个集群完成产值6.2万亿元
评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