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泰国际研报 结论:目前是股市反弹内地稳增长预期PK经济下行压力及美联储紧缩风险,加息落地短期利空消除,中泰股市反弹 资产价格反应积极,国际符合预期甚至在缩表节奏上好于预期,加息好比3月16日的落地利空一次,美股纳指及标普升3.2%及3.0%,短期费城半导体指数升3.9%,消除美元指数急跌0.94%,股市反弹CNH升0.41%,中泰10年期债息跌10个BP,国际VIX指数跌13.1%、加息HYG高息债ETF升1.02% CME显示6月加息75个BP机率为0,落地利空12月目标区间从昨日的短期3-3.25%%下降至2.5-2.75%利率 将政策利率上调50个BP至0.75-1%,预期下次会议也是消除讨论加息25或50个BP,暂时排除了75个BP 强调俄乌冲突带来通胀上行压力,股市反弹为美国经济造成不确定性。亦提及中国疫情加剧全球供应链,美联储会高度关注通胀风险 美联储强调个人消贵开支、投资及就业市场强劲 继续预计长期通胀水平会回落至2%,而就业市场保持强势 通过诺整公开市场账户缩表,而非直接抛售,官员将每月缩表上限定系950亿美元,包括600亿美元国债及350亿美元MBS,预计在三个月内实现上限 6月初期将缩表300亿美元国债及175亿美元MBS,没有公布明年的缩表规划,反映也是边看边做,但中长期会维持一定的资产规模,当准备金余额一定程度超过符合充斥储蓄水平就会停止缩表 会关注经济状况包括劳动力市场、通胀、通胀预期、金融市场,避免为市场增加不确定性 内地 继316金融委发声后,429政治局会议再吹暖风,更加坚定了政策底,同时反映最高领导密切关注金融市场及经济运行状况,基建、消费是最大手段 短期盈利预测仍在下修,基本面未有改变,要观察政策传导效应 政治局会议吹暖风。会议指出疫情仍以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为大前题,但仍提及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表述的次序看,防疫是首要的任务,但亦不能过度损害经济。但总体上政策传导要有效首要条件是疫情边际缓和及防疫政策出现松动 会议对平台经济监管、支持地产合理需求、扩基建、促消费等领域均提出相关措施。地产方面特别提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对于平台经济,此前中央政策层面一直有提及防止野蛮生长,并须设置红绿灯,但今次政治局会议却提及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态度转趋积极 美股 美国10年期债息突破3厘,过去一个月名义利率上升63个BP、通胀预期跌3个BP、实际利率上升66个BP,主要由实际利率带动 实际利率转正0.14厘,黄金与实际利率呈负相关性,所以预计金价会受压 虽然实际利率转正不影响美股中长期表现,因为盈利增长会消化影响,例如2013至2018年大部分时间在0.5-1厘,但因现在实际利率的上升速度是2013年以最快,加上美国ISM制造业PMI等领先指针预示美国经济增速有放缓迹象,加上现在的估值比历史平均高,所以利率上升都会令到美股有震荡 2013年PE只有13-15倍左右,风险溢价有4%,但现在PE是18.3倍,风险溢价只有2.45% 3月美国CPI同比+8.5%、核心CPI+6.5%、核心PCR+5.18%,创40年新高,商品通胀环比有收敛,但房价、房租、出行服务业通胀继续支撑通胀率高位运行。今年美国中期选举,拜登政府两大任务1) 不惜一切手段打击通胀(例如加息、降低对中国关税);2) 打中国牌搞分化 所以继续维持中期选举前美股大幅震荡,大型区间波幅的判断,标普500指数低点仍然有机会见到3700点 策略 因为美股是全球的最优质资产,而且流动性是最高,若美股再跌下来,这会减弱港股的相对优势,全球机构肯定优先再配置美股 除非后续内地政策面出台更加积极有效,例如看到社融增量的结构有改善,中长期人民币贷款占比上升,M1M2剪刀差扩张等,或美联储外部风险完全释放,这可能要等通胀有见顶的可能才出现,才会令到资金更有信心增加配置港股 现阶段暂时看不到港股有一个估值再大幅向上修复的空间,维持盘底磨底造底的判断 三月起内地疫情反弹,企业延迟复工复产,恒指及MSCI中国指数的盈利预测继续被下修,预测恒指、MSCI中国指数及恒生综指22年EPS增长为2.8%、5.1%、6.4% 同期标普500指数盈利预测从年初的4.8%上修至8.5%,纳指盈利预测为7.1% 港股所有主板股份平均PE为10.8倍,处于15年来33.1分位数,略高于历史平均一个标准偏差,港股主板绝对估值不是极端便宜,但最大的估值跌幅仅10-15%左右 过去十日日均成交金额为1200亿港元,成交低迷,换手率大约只有0.28% 3月16日及4月29日港股录得两次较大的换手率及成交金额,显示筹码有从无信心投资者转手的特征 从市场成交、转手率、估值、气氛、政策面的角度,恒指在3月15日18200点很可能已是全年低点 因为美股是全球的最优质资产,而且流动性是最高,若美股再跌下来,这会减弱港股的相对优势,全球机构肯定优先再配置美股 除非后续内地政策面出台更加积极有效,例如看到社融增量的结构有改善,中长期人民币贷款占比上升,M1M2剪刀差扩张等,或美联储外部风险完全释放,这可能要等通胀有见顶的可能才出现,才会令到资金更有信心增加配置港股 现阶段暂时看不到港股有一个估值再大幅向上修复的空间,维持盘底磨底造底的判断 政治局会议对科技股吹暖风,纾缓政策风险溢价,这亦是影响科技股最重要的因素。上周南方恒生科技(3033)ETF成交金额创历史新高,基金发行单位大增,反映资金的取态已经比过去一两年大幅转变,真正的资金流入再配置。 在海外资金成本上升的环境下,预计资金会优先流入盈利基础较为稳健,并且有大量现金流或经营效率持续改善的企业例如腾讯或美团,其他还在消钱阶段或没有盈利的科企或中概股,股价仍然会较为低迷。相信短期内科技股的走势仍然非常波动,不过科技指数已经见底的机会很大 但不要预计大科技股可以修复至过去的水平,因为已经由增长减慢了,由增长股开始变为价值增长股,估值中枢会下移 继续关注高分红高现金流低估值的煤炭、电讯、银行、石油的行业。新老基建、新能源赛道包括风光营运商、新能源车产业链、必选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