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菜摊主:市场逐渐人来人往,四周响起还价声

5月25日,上海上海崇明中兴镇农贸市场,菜摊场逐吴善美期待疫情早日结束,主市周响市场完全开放。渐人价声李佳蔚 拍摄 李佳蔚 邹佳雯 剪辑(01:16)

5月25日,人往一爿铺位前,起还吴善美身穿隔离衣,上海戴上手套,菜摊场逐把自家台面摆得满满当当,主市周响茭白、渐人价声青菜、人往花菜、起还大白菜、上海丝瓜、菜摊场逐青茄子、主市周响西红柿、毛豆、黄瓜、白萝卜,品种不下二十种。做了几十年生意,老到的吴善美懂得怎么把新鲜饱满的菜品摆在顾客一眼就能相中的地方。5月25日,中兴镇农贸市场门口 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图

这几天迎来送往之间,菜场生意还不错。“走得比较快的是大白菜、青椒,还有毛豆、茭白。”吴善美说,她每天进货,每次一样订十斤、二十斤,尽量不压货,确保新鲜。“现在每天营业额有一两千,恢复到五成左右。”她笑着说,市场重启的头一天,“那边卖肉的,两个小时卖得连骨头都不剩了”。

从市场关停到复工复产,这段日子让吴善美难忘。

她还清晰地记得,3月27日那天上午,她看到附近几个摊位在收摊,收完了有人问她怎么不收摊。她说当时还不了解情况,“我说不用收,盖一下就行,明天还要出来。他们说明天不开了,菜场要封控了,早做准备。”吴善美一下警觉起来。

3月27日,吴善美最后一个离开市场,她把能打包放进冰柜的菜都放进去,再用三轮车把剩下的菜运回家。果然,当天晚上上海发布通告,3月28日5时起,浦东、崇明等区域进入封控状态。农贸市场管理方也连夜下发通知,打开菜场大门,菜摊主可以连夜把需要搬走的物资都搬走,那天晚上还有很多周围居民赶来买菜。

从3月28日起,吴善美就和家人待在家,配合政府各项防疫政策,等待疫情好转,复工的日子。终于在5月19日,复工的消息传来,20日、21日中兴镇农贸市场启动预防性消杀,菜场商户学习防疫规范,签署复工承诺书。

“激动呀,你想想在家里待了两个月了,这当中是没有盈利的,只花钱不挣钱,好多人都说在吃老本了,这一复工,肯定高兴啊,激动呀。” 吴善美兴奋地说。

复工第一件事,马上联系供应商。虽然吴善美平时有很多固定菜农、蔬菜供应商,但疫情期间许多供应商停了。前几天她挨个打电话,“你们有没有菜,都有哪些菜,有什么我们就订什么”。

吴善美在菜场忙碌。受访者供图

在上海,崇明区是蔬菜种植大区,中兴镇的蔬菜品种也很丰富。根据目前的防疫规范,中兴镇农贸市场销售的农副产品均来自本镇范围。吴善美说,自己联系再加上和其他菜摊主共享,现在他们的菜摊上已经有二三十种蔬菜,供应充足,基本可以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需要。

除了崇明本地蔬菜,疫情之前他们主卖“上海货”,包括菌菇类、山药类以及黑木耳等很多干货。这些“上海货”暂时停售,有时碰到顾客问起来,吴善美就跟他们解释原因。她相信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向好,“上海货”不久就来了。

在中兴镇进货,吴善美还有一套仗义的原则。她说,尽可能直接和菜农对接。这么做并不是因为菜农的价格更便宜,而是合作社往往有广阔的销售渠道,不愁卖不掉,菜农的渠道则比较单一,“我们要想办法大家互帮嘛。”前几天菜场刚恢复运营,机动车没有通行证不能上路,菜农送菜不方便,吴善美和家人就开三轮车去拉。

复工几天来,进货、销售越来越顺畅,吴善美对6月充满期待。“现在已经好起来了,很期待完全解封,市场完全开放,我们有更好的收入。”吴善美说。

时尚
上一篇:郑眼看盘:“中”字头脉冲 股指先扬后抑
下一篇:11连板大涨185%后“凉了”,天鹅股份开盘遭遇“踩踏式”跌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