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 让养老就在身边
“十四五”时期,长寿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时代国家将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临晚健全居家、年生社区、活何机构相协调的质量照护服务体系,让老年人不离开自己熟悉的长寿社区,就近享受用餐、时代短期照料等服务。临晚在河南安阳,年生当地规划区内31个社区,活何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率达到100%,质量除了提供定期体检服务,长寿还安排下棋、时代健身、临晚书法等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河南安阳滑县城关街道白马社区居民 吴好贤:经常到这个地方来,来打打乒乓球,锻炼锻炼身体,下下象棋,身心挺好。
适老化改造 “小改造”撬动老人“大幸福”
让身边的居住环境更能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为此,今年很多地方将居家和社区适老化改造列入了民生实事清单。其中,山西省实施既有住宅自愿加装电梯提速工程,湖北、内蒙古、河南等地将重点为特殊困难老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
湖北省咸宁市的王能华老人患有帕金森病多年,政府免费为他进行了居家适老化改造,还添置了护理床、坐便凳、洗澡椅等设施。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岔路口社区新宁小区居民 王顺红:原来就用盆,给他擦洗。现在方便多了,洗浴凳又稳,不怕摔跤,带来很大的方便。
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超1亿65岁及以上老人获得健康管理服务,15个省份持续开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试点,出台十项便利老年人就医举措,推动改善老年人就医体验。在上海等地,还通过家庭医生为签约老年人建立“一人一档”健康档案,提供家门口的健康服务。
长期护理险:破解“一人失能 全家失衡”
人口老龄化不只是“老年人的事”。目前我国有约4000万的失能老人。如何破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难题?我国从2016年开始试点建立长期护理险制度,至今已覆盖49个城市、1.45亿人,缓解了很多家庭面临的经济和精神压力。
失能老人陈富景的妻子 孟秋华:护理员一来就帮他揉,我就轻松多了,白天来的好几个小时我能休息,办完长护险后才知道长护险这么好,又解决家庭经济困难,还有人帮着照顾,我说老头子有救了。
此外,专家指出,在居家养老仍是我国主流养老方式的当下,家庭成员也应该更重视老年人的情感,弘扬优秀的家风文化,这也是应对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低生育率时代 如何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11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上,除了老龄话题,生育话题也成为焦点。近年来,我国不断调整完善生育政策,调查显示,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人口和家庭的双重变迁,低生育率和家庭小型化趋势越来越明显。